2012年由湖北省科技厅批准建设。2015年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验收审批。主要围绕水利水电工程对长江鱼类资源的生态学效应、长江中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物种保护及水利水电工程运行区鱼类生境保护与恢复三个方向开展研究。力图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进行开放技术探索。实验室跟踪相关国际前沿和研究热点。培育支撑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保护技术发展的专业人才。
三峡库区珍稀资源植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为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下属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旨在收集保存三峡库区珍稀资源植物。解析其致濒机制及关键性状形成机制。实现珍稀资源植物的高效利用。
2020年10月由农业农村部授予。为加强长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保护。农业农村部与三峡集团签订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及栖息地保护与修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建立了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与栖息地修复长效体制机制。围绕长江水域生态修复、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大水域生态修复力度。实施濒危物种拯救行动。开展关键栖息地修复。强化资源监测评估。推进水生生物保护基金会建...
2024年4月由农业农村部授予。为加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的保护。提升中华鲟种源保护及繁育能力。切实保障中华鲟种源安全。扩大中华鲟群体规模。加快恢复野外自然种群资源有重要意义。
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面向我国水污染精准、科学、依法防治的重大需求。发展水环境中不同污染物同位素测试方法与技术、水污染监控预警技术及水污染溯源技术。通过精准识别水环境污染来源。揭示水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构建水环境污染溯源技术方法体系。编制水环境污染溯源技术标准、规范或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