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2018年4月,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峡集团要发挥好应有作用,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2019年1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简称生态工程中心)。

  2021年11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国家工程中心)成立,由中国三峡集团牵头组建,生态工程中心为筹建主体。2024年12月,国家工程中心圆满完成筹建任务和目标,顺利通过筹建验收。

  国家工程中心已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成立了理事会和技术委员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内设4个管理部门、6个研究机构和3个支持中心,已有各类人才242人(主岗员工),形成了“首席科学家-科研骨干-基础科研人员”人才梯队。其中博士79人,占比约33%;硕士119人,占比约49%。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国家级、地方级人才计划头衔12人。

  国家工程中心积极推进能力建设,已形成“1+5”创新基地格局,在武汉设立了研发创新中心(总部),在长江沿线六安、九江、宜昌、重庆、宜兴等地布局建设工程技术验证基地,实现了“研发-小试-中试-工程应用-反馈研发”全周期科研到生产功能闭合循环。顺利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资质,获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教育平台,三峡库区珍稀资源植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宜昌中华鲟保护基地和农业农村部中华鲟种源保护繁育基地。

  筹建以来,国家工程中心围绕长江经济带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重大问题,以长江大保护战略和“4+1”工程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开展基于厂网河湖岸一体化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业矿山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生态水利过程调控、智能感知与决策支持、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突破了低碳绿色污水处理、排水管网混错接和破损检测、有机固废生物质能高效回收利用、基于类芬顿反应的高级氧化深度处理技术与装备等13项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成果为支撑新概念污水厂、管网攻坚战、城市智慧水管家等落地实施,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国家工程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三峡集团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新发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的殷切期盼,积极践行“科技引领绿色发展,产研融合共赢未来”使命,聚焦国家所需、瞄准行业所趋,不断培育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集聚高水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重要基地,为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发挥更大作用。